同毅董和剛:國產伺服系統崛起 搶占智造江湖高地
提到智能制造,不得不提的就是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核心——伺服系統。何為伺服系統?伺服系統就是使機器根據指令實現位移、轉速和力矩等動作的設備總稱,由控制器、伺服驅動和伺服電機,輔之編碼器組成。簡單來說,“伺服”就是機器“精確控制”的代名詞,它決定了自動化機械的精度、響應的速度。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newmiphone.com/article/201807/389380.htm目前,中國正由制造業大國向強國進化,對運動控制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。但我國伺服系統市場發展較晚,長期被外資品牌占據主導,價格居高不下。而近幾年,國產品牌興起,國產伺服系統性價比逐步提高,在機床、紡織機械、機器人等領域進入加速進口替代階段。
在進口伺服系統替代期中,也誕生了一批國產創業企業,他們鉆研高精尖技術,快速加入到推動中國智造發展的隊列中。上海同毅自動化就是這樣一家公司,成立于2014年,同毅一直致力于伺服驅動器、伺服控制器的研制和推廣。
近期,筆者走近這家有抱負的高新技術企業,和創始人董和剛一起探討如何看待伺服系統市場,以及同毅如何在市場的大潮中乘風破浪。
伺服系統降本增效,但國內大量依賴進口
智研咨詢發布的《2016-2022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6年,國外伺服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75%,其中日系品牌占據了一半份額。其中著名品牌包括日本的松下、三菱電機、安川等;歐美品牌占比25%,德國擁有西門子、博世力士樂、施耐德等公司;而國產品牌只占據了20%不到的市場。
“我們公司剛起步的時候,這個行業幾乎就是全部依賴進口,目前進口比例依舊在八成以上?!倍蛣傉f,正是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潛力,自己才打算創業,“進口的電機價格非常高,企業壓力也很大,我們的想法是,打破這種壟斷,讓國產也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?!?/p>
目前,很多歐美國家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或標準化,而國內才剛剛起步。尤其在大功率伺服電機、伺服驅動器方面,歐美企業的技術一直領先,因而一臺大功率電機的價格可高達40萬。而過高的價格,導致很多企業不愿意花費成本更換設備、提高生產效率,因而,整體的智能制造的效率就得不到提高。董和剛認為,伺服系統的零部件一旦實現國產化,價格則可以降低到10-20萬,將促進行業設備的更新換代,“這是行業真正有價值的事”。
“很多行業原來是采用液壓技術的,現在如果改用伺服,效率將提高若干倍?!倍蛣傉f,不僅如此,用新電機替換原先傳統的設備,生產效率大大提升,也實現了工業的升級。據他介紹,同毅的電機價格僅為進口電機的6成,而且即便如此,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?!耙驗楦嗟某杀臼羌夹g,而不是硬件。有了新的電機,對模具損耗要小很多,企業也愿意嘗試更新換代?!?/p>
大功率電機節能30%,伺服系統是怎么做到的?
而伺服電機為什么能大規模提高效率呢?這是由伺服電機的結構決定的。
從能量的角度講,它更加節能。伺服電機主要由定子和轉子構成,定子上有兩個繞組,勵磁繞組和控制繞組。其內部的轉子是永磁鐵或感應線圈、導磁材料,轉子在由勵磁繞組產生的旋轉磁場的作用下轉動。伺服電機也叫同步電機,轉子不需要再消耗電量。而傳統的工業異步電機,轉子部分一直在通電。在這方面,大功率電機更為明顯,一個100kw的設備,如果能節能百分30%,將節省很多成本。
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伺服電機的起動轉矩比較小,啟動更快、聲音更小。
再有就是伺服電機可以進行高速度、高精度的控制。伺服系統可以使電機懸停在停止和轉動之間,既解決了電機啟動瞬間缺點所帶來的問題,也使得能伺服驅動器在接收到外界“電機轉動”指令使電機迅速轉動。
傳統的液壓驅動的方式成本低、設計簡單,但其存在效率低、精度不夠高的問題,而伺服系統則會更加節能、提高效率、設備的壽命也會更長。
同毅目前主要聚焦的是伺服系統中的驅動器,產品包括高壓大功率驅動器、低壓大功率驅動器等,可運用于伺服壓力機、移動機器人(AGV)等領域,同毅伺服產品已經服務近100家客戶,包括昆船重工、振華重工、中鐵科工、中興西田等業內知名企業
伺服系統按照功率大小目前可以分為小型、中型和大型伺服系統。小型伺服通常指功率小于1KW的產品,主要應用于工業機器人、電子制造、紡織包裝設備等小型機械;中型伺服功率范圍在1-7.5KW,多應用于銑床、注塑機等領域;大型伺服系統功率大于7.5KW,主要用于驅動重型機械設備。
受電力電子器件和永磁材料的限制,早期的伺服電機和驅動器,功率較小,應用場合有限。近年來,得益于半導體等新材料技術的飛速發展,伺服系統的功率不斷擴大。但我國的大功率和高精度伺服電機,依然主要依賴進口。
看到市場的這一痛點,同毅的策略是先關注大功率驅動器,啃下這塊骨頭、打下大功率驅動器的市場,再順理成章的去兼顧小功率驅動器。同時在細分領域,同毅選擇國內發展迅速的AGV(移動性機器人)領域,在發現AGV領域的一些零部件及控制方式都存在難點后,同毅從AGV的導航控制等解決方案入手,打造整體的自動化方案。目前,在AGV領域,尤其是電機控制方面,同毅已躋身于國內頭部玩家。
巨頭的未來:以客戶為導向,做解決方案提供商
目前,在伺服系統領域,更多還是分散的小廠家,還沒有巨頭出現。董和剛認為,未來工業領域的行業巨頭,一定并非單純的零部件提供商,而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。這不同于單純拼湊各種產品的集成商,未來的巨頭一定是能準確選擇市場、整合能力強,并且對行業和客戶有深刻理解的企業。而同毅也正在董和剛的帶領下,慢慢向這個方向發展。
一手“帶大”了同毅的董和剛也認為,創業企業要在市場上立足,甚至成為巨頭,首先要聚焦市場,選擇單點突破,不能只看市場規模,而要找到空白和價值點。不做大市場的小角色,去角落里分一杯羹,要敢于去做細分市場的領軍者。在打下大功率的市場后,同毅樹立了自己的品牌。
并且要避免行業的價格戰、惡性競爭,將伺服系統本身與垂直的行業結合起來,提供滿足行業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。同毅目前正在嘗試攻破國內的伺服系統控制器短板,將伺服驅動器和控制器配合起來,力圖將客戶需要的應用、工藝掌握在自己手里,形成完整的自動化解決方案。
而要真正讀懂行業,最佳的方式無疑是了解和服務好每個不同領域的客戶。董和剛對這一點也深有感觸。早期的創業經歷中,董和剛和團隊并沒有足夠的市場化水平,更傾向于學習國外的產品和技術,但卻受到了客戶的否定,企業一度陷入困境。而有了多年的創業經驗后,董和剛將“以客戶為導向”這句話奉為圭臬。
談到同毅最大的優勢,董和剛認為前期是公司的技術,后期就是企業管理,對客戶需求、競爭對手、行業痛點等的了解。同毅會真正幫客戶解決實際問題,包括一些新的行業在與伺服進行磨合的過程中,產生的問題。相比很多外資企業,同毅的研發人員可以為一個項目,與客戶共同工作幾個月。董和剛也會定期花大量時間與跟客戶直接接觸的銷售人員交流,關注客戶是否愿意購買產品、公司還有哪些不足等問題,從而復盤客戶的整體需求,從客戶出發制定自己的產品的戰略,打造一個閉環。
對于伺服系統的市場規模,董和剛認為,國內的市場發展很快,目前已經達到了500億左右的規模。但市場雖大,創業者和資本卻不能為了“趕風口”著急,工業領域是一個不能“賺快錢”的領域,創業者也不是超級英雄。
在眾多投資者、創業者都在追求熱點、講著各種“顛覆”的時候,董和剛反而慢慢覺得,在行業里越久,越能感受到與進口產品的差距,越不想喊口號,而想踏踏實實做下去。制造業不是一個可以靠資本“堆”出來的行業,需要的更多是創業者慢慢探索行業規律、與行業俱進。
目前,同毅保持著每年幾千萬的收益,正在拓展更多的行業和領域。董和剛希望同毅以“為客戶解決問題,為行業創造價值”為使命,慢工出細活,活到行業幾分天下、巨頭誕生的那一天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