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專欄

EEPW首頁 > 博客 > 筆電廠商“買單” OLED終端應用再拓展

筆電廠商“買單” OLED終端應用再拓展

發布人:科創板日報 時間:2023-01-15 來源:工程師 發布文章
OLED屏幕的應用場景正進一步擴大。據臺灣電子時報報道,因為筆電品牌已增加了更多OLED型號產品,包括京東方和夏普在內的更多面板制造商,也已開始生產應用于筆電的OLED顯示器。

從最近的消息來看,OLED產業鏈上下游均有意愿向筆電“靠攏”。

電子行業分析師郭明錤近日透露,蘋果最快有望在2024年底前推出OLED MacBook,而三星顯示計劃在2023年將筆記本電腦OLED面板出貨量大幅提升70%
材料端,也有業內消息人士稱,部分OLED DDI芯片供應商除了在目前的手機、平板電腦和可穿戴設備等主流領域外,還將從筆電領域獲取更多的訂單。

OLED(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)中文名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,其最大特點是每個像素獨立自發光,具有非常完美的黑色顯示能力,在亮度、色彩、響應速度等方面遠勝LCD屏幕,被視作可以取代LCD的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。

圖片

OLED性能優于LCD

由于技術優勢突出,近年來OLED 率先在智能手機、可穿戴等中小尺寸領域的滲透率持續提升。其在筆記本電腦上的頻繁亮相始于2021年,但兩大主要問題阻礙了OLED 屏幕在筆電產品上的大規模應用。

首先,OLED屏幕存在燒屏的風險,壽命不如LCD,這是其物理特性決定,材料和技術的創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其壽命,無法徹底消除這一劣勢。
其次,OLED屏幕比LCD屏幕更貴,加上OLED屏幕色彩更豐富,更容易傷眼,為了解決該問題,廠商還會在OLED屏幕中加入專門的驅動芯片,實現屏幕高頻PWM調光,進一步抬高了OLED屏幕的成本。

這意味著電視、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作為OLED另一重要應用市場,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。國元證券表示,隨蘋果積極推進中大尺寸OLED在其終端的搭載,IT OLED有望在未來接力中小尺寸OLED成為OLED發展的主要驅動;2022年OLED TV滲透率僅3.4%,到2026年OLED TV滲透率將有望提升至5%。
目前OLED顯示屏主要由韓系廠商生產,但國內廠商已開始大規模布局,京東方、華星光電、天馬集團、和輝光電、維信諾、信利等面板廠商紛紛建設OLED生產線。
據國元證券統計,我國新增OLED產線投資數量已經超過韓國新增投資數量。據Omdia預測,單看目前已公布的項目,到2026年我國OLED面板產能有望占到49.04%,與韓系OLED面板廠商平分秋色。
而OLED面板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學結構、液晶層與背光模組等,增加了有機發光材料,因此OLED面板成本結構也有極大不同。
可以預見的是,在國內終端品牌廠商、面板廠商的帶動下,本土設備、材料、驅動IC供應商將迎來更多的供應鏈驗證導入機會。



*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,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,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。



關鍵詞: 顯示技術

相關推薦

技術專區

關閉
免费一级在线观看a片视频